德国留学生到我院腹针广西临床治疗中心实习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阅读次数:
分享到:
随着中德两国经济交流的频繁,带动了两地文化、教育交流的蓬勃发展。中医学以其博大精深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的青睐,其中针灸推拿最受欢迎。11月13日,广西中医药大学七名德国硕士研究生来到我院门诊部腹针广西临床治疗中心实习。
下午三点,在陈红主任的带领下,德语翻译王丹亭带着Gaebler Magdalena (玛格达雷纳)、Gutbrod Angelika( 安格里卡)、Lauber Claudia (克劳迪亚)、Marina Nowak(诺瓦克)、Boysen Heinke (海音克)、Hansen Christine (克里斯蒂娜)、Streng Jutta 尤塔等七位德国留学生,来到我院门诊部四楼腹针临床治疗中心参观实习。门诊部将广西壮乡的吉祥物绣球赠予每位德国留学生,德国留学生高兴地带上绣球,并与门诊部陈红主任、朱志强副主任合影留念。
德国留学生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是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腹针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为主要适应症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具有安全、无痛、高效的特点,诊断治疗体现在“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调理化”。陈红主任、朱志强副主任就腹针疗法的穴位定位、取穴原则、操作以及腹针治疗肠胃病、失眠症、痛症等分别进行介绍并示范交流分享经验。德国留学生认真观看操作,不时提出问题,陈主任、朱副主任耐心解答,Gaebler Magdalena (玛格达雷纳)还要求亲自体验腹针,陈主任给她诊断是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后,随即在腹部扎针并艾灸神阙穴,治疗结束后玛格达雷纳感觉胃脘部不适症状减轻了许多,表示回国后继续做腹针治疗,把中国针灸这一神奇疗法在德国发扬传播。随后德国留学生来到我院四楼广西中草药标本馆参观,在陈主任的介绍下德国留学生们仔细观察药材标本的同时,也记下中药材的特征、产地和功效,并对广西特有的壮瑶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经过这次实习交流,德国留学生表示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博大精深。门诊部也表示今后要继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把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门诊部 谭巧玉 )



下午三点,在陈红主任的带领下,德语翻译王丹亭带着Gaebler Magdalena (玛格达雷纳)、Gutbrod Angelika( 安格里卡)、Lauber Claudia (克劳迪亚)、Marina Nowak(诺瓦克)、Boysen Heinke (海音克)、Hansen Christine (克里斯蒂娜)、Streng Jutta 尤塔等七位德国留学生,来到我院门诊部四楼腹针临床治疗中心参观实习。门诊部将广西壮乡的吉祥物绣球赠予每位德国留学生,德国留学生高兴地带上绣球,并与门诊部陈红主任、朱志强副主任合影留念。
德国留学生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是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腹针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为主要适应症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具有安全、无痛、高效的特点,诊断治疗体现在“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调理化”。陈红主任、朱志强副主任就腹针疗法的穴位定位、取穴原则、操作以及腹针治疗肠胃病、失眠症、痛症等分别进行介绍并示范交流分享经验。德国留学生认真观看操作,不时提出问题,陈主任、朱副主任耐心解答,Gaebler Magdalena (玛格达雷纳)还要求亲自体验腹针,陈主任给她诊断是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后,随即在腹部扎针并艾灸神阙穴,治疗结束后玛格达雷纳感觉胃脘部不适症状减轻了许多,表示回国后继续做腹针治疗,把中国针灸这一神奇疗法在德国发扬传播。随后德国留学生来到我院四楼广西中草药标本馆参观,在陈主任的介绍下德国留学生们仔细观察药材标本的同时,也记下中药材的特征、产地和功效,并对广西特有的壮瑶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经过这次实习交流,德国留学生表示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博大精深。门诊部也表示今后要继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把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门诊部 谭巧玉 )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