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籍 时不我待---自治区图书馆馆长韦江到我院指导古籍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4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阅读次数:
分享到:
6月13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馆长韦江来到我院信息中心古籍室,指导我院馆藏中医药古籍的保护工作。随行的还有自治区图书馆蓝凌云研究馆员和廖晓云研究馆员两位古籍保护专家。
韦江馆长和两位随同的古籍专家首先与信息中心主任范建华、馆员刘涛,针对中医药古籍的挖掘、修复、保护和利用等工作,做了深入的交流。范建华、刘涛在交流中介绍了我院馆藏古籍情况。我院馆藏中医药古籍共326种,315函,2199册,数量不算很多,但古籍各个类别都有,十分齐全。其中,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古籍约占六成左右,约四成的古籍是民国时期的刻本,乾隆以前的古籍仅有十种。另外,还有海内孤本古籍四种。有相当一部分古籍遭受过虫蚀。近一年多来,我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古籍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购置了能预防虫蚀的香樟木书箱作为古籍陈列柜,下步,将加快做好古籍的数字化工作。
听了介绍后,韦江馆长和随同的两位专家一起参观浏览了古籍陈列室。韦馆长对于海内孤本非常感兴趣,刘涛把孤本小心地放到展示柜台上,韦馆长看了之后,表示:这里的中医药古籍的确非常珍贵,必须做好保护工作。对我院采取古籍数字化的保护措施韦馆长认为非常必要,并建议数字化要首先针对古籍室所珍藏版本的书籍,在数字化过程中,要注意对古籍的保护,避免对古籍造成二次伤害。对于虫蚀严重的古籍,要及时做好修复工作。
蓝凌云和廖晓云两位专家还查看了部分古籍,她们表示:以前做古籍普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现在一看,这里的古籍确实是有相当价值的。对部分不能确定刊刻年代的古籍,建议对照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的数据予以完善。她们对于我院古籍室采用香樟木书箱,表示十分欣赏,说用了香樟木,就再也不用担心虫子啦。
范建华主任、刘涛馆员感谢韦馆长和两位古籍专家的指导。并表示,要加强与图书馆专家的联系,借鉴好经验、好办法、好技术,进一步做好我院中医药古籍的挖掘、完善、修复、保护和利用等工作。(通讯员:刘涛)
韦江馆长和两位随同的古籍专家首先与信息中心主任范建华、馆员刘涛,针对中医药古籍的挖掘、修复、保护和利用等工作,做了深入的交流。范建华、刘涛在交流中介绍了我院馆藏古籍情况。我院馆藏中医药古籍共326种,315函,2199册,数量不算很多,但古籍各个类别都有,十分齐全。其中,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古籍约占六成左右,约四成的古籍是民国时期的刻本,乾隆以前的古籍仅有十种。另外,还有海内孤本古籍四种。有相当一部分古籍遭受过虫蚀。近一年多来,我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古籍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购置了能预防虫蚀的香樟木书箱作为古籍陈列柜,下步,将加快做好古籍的数字化工作。
听了介绍后,韦江馆长和随同的两位专家一起参观浏览了古籍陈列室。韦馆长对于海内孤本非常感兴趣,刘涛把孤本小心地放到展示柜台上,韦馆长看了之后,表示:这里的中医药古籍的确非常珍贵,必须做好保护工作。对我院采取古籍数字化的保护措施韦馆长认为非常必要,并建议数字化要首先针对古籍室所珍藏版本的书籍,在数字化过程中,要注意对古籍的保护,避免对古籍造成二次伤害。对于虫蚀严重的古籍,要及时做好修复工作。
蓝凌云和廖晓云两位专家还查看了部分古籍,她们表示:以前做古籍普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现在一看,这里的古籍确实是有相当价值的。对部分不能确定刊刻年代的古籍,建议对照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的数据予以完善。她们对于我院古籍室采用香樟木书箱,表示十分欣赏,说用了香樟木,就再也不用担心虫子啦。
范建华主任、刘涛馆员感谢韦馆长和两位古籍专家的指导。并表示,要加强与图书馆专家的联系,借鉴好经验、好办法、好技术,进一步做好我院中医药古籍的挖掘、完善、修复、保护和利用等工作。(通讯员:刘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