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习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2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7.16. 阅读次数:
分享到:
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我们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品格和品性。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以一种谦逊谦卑的姿态审视自己,讲的是一个人要永葆学习进取之心,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方无“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助感。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敢于面对自己、敢于承认不足,这是人生的大智慧,而“强不知以为知”只会蒙蔽自己、欺骗自己;他还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的是学习要虚怀若谷,只要你有心、虚心,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你学习追赶、汲取养分的对象。古人的智慧,道出了学习的精髓与奥妙。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向全党要求: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不满足,是学习到底的基本态度;而方式方法,则是学习到底的外在保障。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再加上互联网普及,每个人的时间都被碎片化、零散化,如何汲取有用知识,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
善用复盘法。下过围棋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和别人进行一番厮杀后,就会把整个棋盘进行复位,深入查找哪一步走得不对,这样复盘学习方可避免今后在下棋中犯同样的错误,日积月累棋艺方有长进。不少人干工作、做事情,做完就两手一摊、完事大吉,经验不及时总结,教训不深刻吸取,最后只是干了苦力,毫无长进。如何进行总结、提炼?最好的方式方法就是复盘,把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认真梳理一遍、整理一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会增长一番阅历、累积一定经验、提升一项能力,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找到最优路径,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毛泽东对红军的每一场战役都有非常细致的复盘总结,这些总结极大地升华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同时让他的指挥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成为伟大的军事家。
活用换位法。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不是什么工作都能亲自上阵、参与其中,怎样从别人的工作中学到东西、有所收获?秘诀就在于“换位”二字。时常把自己假设成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主人公,想想怎么开好局、起好步,想想怎么攻难关、破难题,想想怎么收好尾,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我会怎么干、我能干成什么样,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与别人的所作所为相互比对,看一看自己想得细不细致、周不周全,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思路、想法会有纰漏。这样多换位几次,即便不直接参与其中,也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
勤用实践法。焦裕禄对待工作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指的是干工作要亲身体验、亲自参与才有获得感。工作如此,学习亦然!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理论化的,如果不付诸实践、不反复实验,就容易变成“纸上谈兵”,成为光会耍嘴皮子功夫的“清谈客”。书本上看到的理论知识,别人身上借鉴到的工作方法,脑袋里突然萌生的好点子,必须要第一时间在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把别人的好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新技能,在实践中把想到的好点子变成推动工作的好举措,如此反复、不断实践,“看到”才会真正成为“得到”。为我所用,其实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学习借鉴,但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实验、实践中加以完善,最终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勤学善思、善学多思,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方能学以明志、学以致用。(徐汝骥)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向全党要求: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不满足,是学习到底的基本态度;而方式方法,则是学习到底的外在保障。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再加上互联网普及,每个人的时间都被碎片化、零散化,如何汲取有用知识,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
善用复盘法。下过围棋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和别人进行一番厮杀后,就会把整个棋盘进行复位,深入查找哪一步走得不对,这样复盘学习方可避免今后在下棋中犯同样的错误,日积月累棋艺方有长进。不少人干工作、做事情,做完就两手一摊、完事大吉,经验不及时总结,教训不深刻吸取,最后只是干了苦力,毫无长进。如何进行总结、提炼?最好的方式方法就是复盘,把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认真梳理一遍、整理一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会增长一番阅历、累积一定经验、提升一项能力,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找到最优路径,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毛泽东对红军的每一场战役都有非常细致的复盘总结,这些总结极大地升华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同时让他的指挥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成为伟大的军事家。
活用换位法。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不是什么工作都能亲自上阵、参与其中,怎样从别人的工作中学到东西、有所收获?秘诀就在于“换位”二字。时常把自己假设成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主人公,想想怎么开好局、起好步,想想怎么攻难关、破难题,想想怎么收好尾,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我会怎么干、我能干成什么样,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与别人的所作所为相互比对,看一看自己想得细不细致、周不周全,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思路、想法会有纰漏。这样多换位几次,即便不直接参与其中,也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
勤用实践法。焦裕禄对待工作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指的是干工作要亲身体验、亲自参与才有获得感。工作如此,学习亦然!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理论化的,如果不付诸实践、不反复实验,就容易变成“纸上谈兵”,成为光会耍嘴皮子功夫的“清谈客”。书本上看到的理论知识,别人身上借鉴到的工作方法,脑袋里突然萌生的好点子,必须要第一时间在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把别人的好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新技能,在实践中把想到的好点子变成推动工作的好举措,如此反复、不断实践,“看到”才会真正成为“得到”。为我所用,其实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学习借鉴,但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实验、实践中加以完善,最终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勤学善思、善学多思,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方能学以明志、学以致用。(徐汝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