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9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阅读次数:
分享到: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药信息中心前身是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图书馆建立于1956年,位于科研楼五层,馆舍面积400平方米,承担全院的书籍、期刊借阅、科技文献查新检索,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修复、挖掘、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本馆特色馆藏有中医药古籍共计375种,328函,2215册,其中清代古籍253种,民国古籍122种,稀见本古籍5种,其中民国古籍4种,清代古籍1种,确认海内孤本3种,均为手抄本。2017年起对馆藏中医药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2018年建成中医药古籍展示馆,在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加工基础上,建设中医药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古籍资源服务系统平台、古籍自助借阅系统等,为已经加工成册的古籍专著生成唯一的二维码,利用古籍自助借阅系统,在古籍自助借阅机的支持下,实现读者可按需进行手机线上扫码借阅,读者按需索取电子版古籍,使这些珍贵的古籍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目前该项目已经加入到广西科技厅《广西科技文献平台共享与应用推广应用服务(传统医药类科技文献共享)》。2020年10月获广西中医药管理局:“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称号。承担广西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科技厅多项科研课题,撰写出版《沉香研究与开发》、《文化广西》系列《壮医药》等书籍。


馆藏古籍

古籍加工场景

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到中医药古籍展示馆参观

学术交流


馆藏古籍

古籍加工场景

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到中医药古籍展示馆参观

学术交流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