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助力医疗机构获中药民族药制剂备案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0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阅读次数:
分享到:
近日,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与兴安界首骨伤医院合作开发的“二至地黄丸”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民族药制剂备案凭证》。
二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女贞子、陈皮等十一味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之效,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精力不济,生殖性能减退,身体消瘦,形容憔悴,头晕耳鸣,遗精,舌燥咽痛及虚热咳嗽,消渴,小便浑浊,失血等症。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是广西中药壮瑶药院内制剂孵化基地,其制剂研发中心是专门从事中药新药、医疗机构制剂、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科研部门,中心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拥有片剂、滴丸、软胶囊等先进仪器设备40余台套。近两年,制剂研发中心联合来宾市中医医院、兴安界首骨伤医院等10余家医疗机构,通过积极争取纵向、横向科研经费,获得研究经费700余万元,开发二至地黄丸、桔仁止咳颗粒、多穗柯颗粒等医疗机构中药民族药制剂注册或备案件10余件,研究成果丰硕。
下一步,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将继续发挥特色和优势,在继承和发掘中药传统剂型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以中药新药、医疗机构制剂、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现有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提升等工作为核心,为全区制药企业及医疗机构提供制剂提取工艺、配制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及药效毒理研究等全方位技术服务,不断推动中药壮瑶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盘叶花 图:制剂研发中心提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