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
蓝保强,副主任药师,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制剂研发中心主任。从事天然药物药理学、药学研究与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近20年,参与”银马解毒颗粒”等中药6类新药开发并获得生产批文,主持或参与“冠通胶囊”、“补肺消积颗粒”、“颈康酊”、“解毒化淤颗粒”等近20项医疗机构制剂的研究开发并取得医疗机构制剂批文,主持广西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冠通胶囊的研制”,成功研究开发医疗机构制剂新品种,顺利通过项目验收。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广西科技厅、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南宁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不需要太详细保留第一段即可)
一、 科研项目
获得副主任药师职称以来,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财政经费资助30万元;主持2022-2024年度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院内制剂孵化基地项目3项(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专项),项目经费共300万元;主持2022年度少数民族医医院制剂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经费共50万元,项目实施均取得良好效果;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主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5项,合同金额总计超过300万元。致力于中药民族药新药、医疗机构制剂及大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 主持及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具体如下:
1、 广西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冠通胶囊的研制(桂科AB16380220),资助经费30万元,已通过验收,完成全套医疗机构制剂研究资料,申报并取得医疗机构新制剂备案号,主持,排名第1。
2、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壮药创新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的子课题——五叶泡的质量标准研究(桂科重1355001-4-9),资助经费3万元,已通过验收,制定广西地方标准1项,主持,子课题排名第1。
3、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项目,肿瘤藤等 14 个品种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MZY2017002),资助经费10万元,建立2个地方标准,已通过验收,主要参与,排名第1。
4、广西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专项项目,特色壮药五叶泡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组分筛选研究(GZZX15-40),资助经费5万元,已通过结题验收,主持,排名第1。
5、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项目,特色药用植物沉香的产业化开发研究(桂科AA17204090),资助经费300万元,已通过验收,主要参与,排名第5。
6、 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专项,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集群协同攻关与优势产品提质增效研究课题2医疗机构中药民族药制剂开发,资助总经费523.8万元,主要参与,项目排名第19。
7、 广西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瑶药医院制剂多穗柯片的研发(桂科AB17195013),资助经费50万元,已通过验收,完成全套医疗机构制剂研究资料,申报并取得医疗机构新制剂备案号,主要参与,排名第3。
8、 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广西传统瑶药厚叶南五味子逆转肝纤维化活性物质的筛选与鉴定(2015GXNSFBA139181),资助经费5万元,已通过结题验收,参与,排名第5。
9、 防城港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族海黄补肺方治疗尘肺病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防科AB21014044),资助经费25万元,项目实施中,主要参与,排名第2。
10、 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风湿灵薄膜衣片的制备和质量标准研究(20175172),资助经费25万元,已通过验收,参与,排名第4。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药壮瑶药制剂提升工程项目,壮药补肺消积颗粒的制剂研究(GZZJ16-04),资助经费50万元,已通过验收,主要参与,排名第2。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药壮瑶药制剂提升工程项目,广金钱草有效部位分离及其制剂临床前研究(GZZJ16-12),资助经费80万元,已通过验收,参与,排名第4。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药壮瑶药制剂提升工程项目,壮药制剂颈康配的研制(GZZJ16-11),资助经费10万元,已通过验收,参与,排名第4。
二、 获奖情况
“环保型黄金选矿剂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于2015年4月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主要参与,排名第4。本项目通过化学合成帮助企业解决了传统黄金选矿因剧毒不利于销售、运输、保存、使用等问题,给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三、科研论文
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文核心1篇,科技核心期刊5篇),合著7篇。
1、吕纪华、刘瑛、王丽、蓝保强等.海黄补肺方对矽肺大鼠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24,24(08):1006-1009.通讯作者。
2、蓝保强,王丽.沉香精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24,43(04):380-383.第一作者。
3、蓝保强,何蔚,邓聿胤等.颈康酊质量标准的建立[J].中国药师,2019,22(01):188-190.第一作者。
4、蓝保强,陆霞,农云开等.冠通颗粒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J].药学研究,2019,38(12):706-708.第一作者。
5、兰保强,吴超伟,饶伟源等.HPLC法测定五叶泡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药学研究,2016,35(05):267-268+294.第一作者。
6、潘东,邓聿胤,饶伟源,蓝保强.双指标加权评分法优选颈康酊提取工艺[J].中国药业,2020,29(07):96-98.通讯作者。
7、雷慧鸿,朱林平,蓝保强等.海黄补肺方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应用预防医学,2023,29(04):255-257.第三作者。
8、唐昂,朱林平,蓝保强等.矽肺大鼠模型肺组织超声影像学改变初步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2,35(05):431-432+481.第三作者。
9、谢唐贵,兰保强,李燕婧等.铁皮石斛益胃作用的谱效关系[J].广西医学,2018,40(06):670-674+680.第二作者。
10、饶伟源,冉国粮,邱宏聪,蓝保强.多穗柯质量标准研究[J].中南药学,2017,15(06):814-817.第四作者。
11、饶伟源,王丽,兰保强等.三通骨痛膏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6,22(04):47-48+52.第三作者。
12、饶伟源,兰保强,邓聿胤.五叶泡质量标准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6,22(18):60-62.第二作者。
13、邓聿胤,饶伟源,兰保强等.HPLC法测定双金痛立停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J].广西医学,2015,37(03):359-360.第三作者。
四、制订标准情况
积极参与广西地方药材标准的制定,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材质量标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共3件,另外主持5项广西地方药材炮制规范的研究,已完成全部研究工作,通过药检所复核,将收入《广西地方药材炮制规范》,目前整部规范还在编著中,预计近期发行。
1、完成“五叶泡(五月泡)”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五叶泡(五月泡)的广西地方药材标准,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材质量标准》 第三卷(2018年版 ),主持,排名第1。
2、完成“小鸟不站”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小鸟不站的广西地方药材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 第二卷(2022年版 ) ,主要参与,排名第1。
3、完成“多穗柯”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多穗柯的广西地方药材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 第二卷(2022年版 ) ,主要参与,排名第1。
五、医疗机构制剂批文或备案号
任期内,作为制剂中心副主任,通过科技项目或横向服务,主持或带领团队为全区医疗机构研究开发医疗机构中药民族药制剂获得注册批件或备案号超过近20个,所做的工作为全区医疗机构中药民族药制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主要制剂品种及服务对象如下。
1、冠通颗粒(桂药制备字Z20200004000),主持,排名第1,服务对象:玉林市中医医院。
2、二至地黄丸(桂药制备字Z20230006000),主持,排名第1。服务对象:兴安界首骨伤医院。
3、银胡清热解毒颗粒(桂药制备字Z20220012000),主要参与,排名第2,服务对象:来宾市人民医院。
4、疱疹痛痒酊(桂药制备字Z20220002000) ,主要参与,排名第2,服务对象:来宾市人民医院。
5、归健颈腰康复丸(桂药制备字Z20220011000) ,主要参与,排名第2,服务对象:来宾市人民医院。
6、颈康酊(桂药制备字Z20190022000) ,主要参与,排名第2,服务对象:上林县中医医院。
7、补肺消积颗粒(桂药制备字M20200002000) ,主要参与,排名第3,服务对象: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多穗柯颗粒桂药制备字Z20220007000,主要参与,排名第3,服务对象:来宾市中医医院。
9、复方跌打肿痛酊(扶方铁打日)(桂药制备字M20220002000),主要参与,排名第4,服务对象:来宾市人民医院。
10、桔仁止咳颗粒(桂药制备字Z20220003000),主要参与,排名第4,服务对象:来宾市人民医院。
六、专利
积极参与发明专利的申报,致力于保护医药知识产权,任期内获得中医药相关专利受权1项,排名第4,正在审查中的专利1件,排名第1。
1、 一种通微消痔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22 1 0073563.8,排名第4。
2、一种治疗心血察阻型胸痹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受理号:202010056275.2,排名第1。
七、专著
作为副主编出版专箸1部,作为编委出版专箸1部。
1、《中医阴阳分药分时服用方剂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ISBN 978-7-5551-1971-5,副主编。
2、《沉香研究与开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ISBN 978-7-5551-1541-0,编委。